科亞雙螺桿擠出機的核心部件是螺桿,嚙合同向雙螺桿科亞雙螺桿擠出機一般分為固體輸送、熔融、排氣、熔體輸送等功能段。至今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熔體輸送段,已經有了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數理模型,有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固體輸送段和熔融段由于物料在該段的狀態還不能由現有方程和數理模型很好的描述,所以理論研究成果較少,主要依靠經驗設計。
從結構上講,嚙合同向的螺槽為非封閉結構,本身有利于物料流通混合,物料從加料口到一根螺桿后,在摩擦拖拽下,沿著這根螺桿的螺槽前進至下方窄間隙,受到一定壓縮后而另一根螺桿托起,并在料筒表面的摩擦拖曳下沿另一根螺槽向前輸送,當物料前進到上方窄間隙時,又重復此過程,只是在軸線方向上移動了一定距離,因此,物料是繞兩根螺桿是螺旋“∞"形流動。從一根螺桿中沿螺槽流來的物料,一部分進入第二根螺桿的一個螺槽中,而另一部分到另一螺槽中(一分為二)在每一個“∞"形流程(即通過一個導程)中這個過程要進行兩次,即物料受到4次分割;通過兩個導程后,物料則受到16次分割,當通過10個導程后,則物料將受到上百萬次的分割。另外,在嚙合區物料將受到強力的局部剪切作用,再加上螺桿間和螺桿與機筒內壁間存在的間隙所產生的漏流,使同向嚙合型雙螺桿產生很好的混合效果。
目前,向著高轉速、大扭矩、更高的熔融塑化效率、更優的混合質量、更低的能耗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在更低的能耗下,獲得更高的生產能力,是制造商和用戶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另外,由于的兩根螺桿在嚙合區間隙處的速度方向相反,它使得在嚙合區間隙處有更優的混合效果。首先,在嚙合區兩螺桿間的相對速度較大,從而對嚙合區中物料的剪切速率和剪切應力也較大;其次,物料在嚙合區產生了較好的返混,嚙合區中因為邊界速度相反,只有靠邊界的一小部分物料能通過徑向間隙,而中間的大部分物料卻就地折回,產生較大的回流量,極大的提高了分布混合能力。研究表明,在加工過程中,其一根螺桿相對于另一螺桿的運動是繞對方做平動,因此在其嚙合區內任意處兩螺桿的相對速度都相同,故物料在嚙合區承受基本均勻恒定的剪切速率,使得產生的混合更趨均勻。
操作注意事項:
1、保證溫度正常
擠出機開機前應檢查溫度控制是否靈敏,儀表是否失靈,冷卻水路是否暢通等。通常采用溫度計、通冷卻水等方法進行檢測。按擠出機操作規程將擠出機的螺桿、機筒及模頭進行加熱,待溫度升到設定溫度后,須再保溫數分鐘左右方能開機,使得機器各部分溫度趨于穩定。
2、防止過載
開機前一定要將模頭各部分聯接螺釘和螺栓趁熱擰緊,在物料未被擠出之前,操作者不得站在口模的正前方,以防止螺栓或螺釘斷裂而產生傷害事故。抗熱耐磨的擠出機開始擠出時,螺桿轉速宜用慢速,然后再逐漸加快,以防止啟動時過載而損壞機件。擠出機開機時先加少量物料并保持加料均衡,加料時要密切注意扭矩等各種表值,待物料從模頭口模擠出來并牽上牽引設備后,才能逐漸增加料量直至正常擠出。
3、合理蓋上蓋板
開始牽引時定型模與模頭應有一定的距離以便于牽引,將水路打開(注意不可將水澆到模頭,否則會引起模頭出料失常而導致斷料或堵模),形狀復雜空腔較小及一模多腔型材需將定型模的蓋板打開,在確認擠出物料塑化正常后,通過已設置好的牽引繩將物料牽至牽引機上。縮短定型臺與模頭之間的距離,蓋上蓋板,啟動真空泵,待擠出速度與牽引速度基本平衡時,觀察型材至正常擠出后再將定型臺與模頭距離縮到理想值。